5月5日,記者在宜賓市興文縣五星鎮大同村看到,小蠶共育點蠶種發放現場一派忙碌景象。五星鎮蠶繭站技術人員和小蠶共育員正在根據蠶農信息,清點蠶種數量,將蠶種發放給蠶農們,蠶農們開啟了新一年度的養蠶致富之路。
蠶種發放
領蠶種前,李勇已經做好了蠶室環境及用具清潔消毒工作。五星鎮蠶繭站技術人員來到李勇家中指導分攤蠶種、蠶室調溫補濕等科學育蠶工作,確保今年春蠶豐收。“回鄉后,我開始栽桑養蠶,效益還不錯,在家鄉創業,能照顧到家庭,今年我準備多養點蠶子,收益應該會比去年還要好一些。”2017年,李勇返鄉創業開始栽桑養蠶,去年蠶桑產業收入達20余萬元,而今年,李勇準備第一季春蠶養殖15張,說起蠶桑產業,他信心十足。
據悉,2021年五星鎮第一季春蠶養殖完,2000余戶蠶農得到380余萬元蠶繭和制種收入,平均每戶收入1900余元。時下桑園長勢喜人,進入豐產期,今年在技術和政策的雙加持下,蠶農們對今年第一批蠶種的收獲期待滿滿。五星鎮全鎮10個村(社區),今年春季第一批共計定種1600張,目前,已陸續發放到戶,按照張均產繭50公斤計算,預計可完成交繭1600擔,按最低保護價50元/公斤計算,可實現產值400萬余元。
蠶種
興文縣蠶桑產業歷史悠久。近年來,興文縣著力推進“桑+N”發展模式,促進了綠色可持續發展和桑園綜合效益提升,打造桑園土地綜合利用示范片,著力實現“萬畝地億元錢”。記者從興文縣農業農村局獲悉,目前興文縣共有235個小蠶共育點,各小蠶共育點已經陸續開始發放蠶苗,今年首批小蠶預計發放11955余張,興文縣第一批蠶繭豐收在望。